31 May, 2012

送你,希望那几天你都快乐

前几月,得了块布,红彤彤很喜气,琢磨了好久要裁成什么样子好些?一连三天裁了两个镶蕾丝边的“女人包”,包包不就是女人才爱吗?何必打上挂号呢?男人爱包包的也不少,甚至比女人更爱,爱到完全投入,去设计去大量生产,有这回事,对吧?

我今儿要给各位看的“女人包”,名副其实女人用得着的。
不多言,请看看:
好喜气好“浪漫”。
有那么特别吗?
没有很别致,不过自己想到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不愿老背着大手提包,我只想从大手提包里取出一样小东西,这小东西我却不愿让它在众目睽睽下亮相,那,有没有比较优雅的方式呢?

说老半天,你也知道了我指什么吧?
不如,画出肠就能印证你的理解力了,呵呵。

                                  可明白不过了,是吧?
                                   今个也不是让你看看的,实际上是想将以下这一款女人包送给你。像上回那样,你只需留言给我就行,若你想不到留什么话给我,那就请你告诉我你自己最想去哪里?(打发时间/旅行/发呆......)
包包尺寸:6寸半x5寸半
(装得进2-3片小东西)
拉链上锁
包包内有桃红点点内层

当然,不必限制它的身份只能是女人包,它的功能全因你而定,你认为它该什么它就是什么。给它女人包的身份不过是我当初构思时特别为它量身裁出而已。一个星期后(7。6。2012),抽签决定吧。这次我将学那老方式,将号码写在小纸条,折皱,搁在碗里,让小孩去抽。所以,你若喜欢这个包,欢迎你在6月7日前来这儿碰运气,点缀日子。是的,不管你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邮局送得到的都欢迎你来。




26 May, 2012

大食堂

但凡到食阁去总没什么烦恼的,它们虽然没有麦记肯记那样旗帜鲜明,明眼人也瞧得出互相抄袭,闭眼也想得到的海南鸡饭,小碗面,酿豆腐,杂菜饭,素食,烧腊,卤鸭,鱼肉汤,西餐,韩国餐,甜品茶水水果紧密相依,写来林林总总,可现场一张,熟口熟面,味道怎么到处一样?

好在价钱合理,冷气加身,一切尽在兜兜转转后抢到座位后心神安定下来。派个可使唤的去张罗什么吃的就行了,食阁的好就在那标准一词上了,端过来是干干净净的,汤是汤,干是干,自个儿排队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俐落不过。要加点辣椒青葱酱青请自便,筷子勺子刀叉也请自便,大家接触的时间尽量精短:
要什么?
鱼圆面。
吃?
吃。
三块半。
话音一落,收银机一摁,我们又是两不相干了。
面滚,搁托盘,转身,我们就是互不相欠了。

高峰时段,四处嗡嗡响,根本没法分辨哪一座传来的,除非一两个突然作狂笑状,或茶房打破了杯盘,然则,如此热烈的大食堂里我却什么都想。不。到。胡乱点了炒果条,辣,要蛤,吃了一半就快放弃了,不是分量多胃口小,也不是不咸不淡,更非有人干扰,而是吃着吃着,在如此热闹的大食堂里我突然想。到。了,很多年前静悄悄的夜晚,在陈黄的旧宅小厨房里,我对着外报纸内塑料摊着的炒果条说:又是炒果条,不要吃了。无视两双殷殷盼望的相聚,那时,毫无相干也互不相欠,只觉得不想吃了。

大食堂灯光明晃,人气旺盛,所有的气象都指向活着的无穷欲望,简单而实在,怎会吃不下?吃,再慢也要吃下去,后来残存的油腻还纠缠不放,连口气都油腻腻的,看来怕是要很久才有勇气再重新叫一盘了。

23 May, 2012

下午的女巫

醒来后咖啡拒绝所有糖的融入
嫌它点点都是谎言
滴滴尽是企图粉饰
再也不要三合一
调好的配套
宁愿黑得彻底
苦到毫无回旋
别添    一茶匙两方块
无微不至的卡路里算计
以及等着验伤的体检报告
醒来后
开始看好莱坞喝咖啡乌  继续
梦大屋
当专业家事女巫
游走在一只杯口念念有词
啜着发亮咒语和预言
凝望烟雾漫延

20 May, 2012

她问了一个难题

“爸爸,为什么你没有牵妈妈的手的?”
“.......”
“你什么时候牵过妈妈的手?上个礼拜?上个月?”
“还是我还没有出世之前?”
(真是善于猜测的小孩,我暗笑)
“......”
爸爸什么都会回答,这次答不出了。
我庆幸不必回答。

大概她看多了,那些卡卡左右手各牵一个小孩的手,而走前头的父母亲十指紧扣,所以才问。
怎么回答?这是遗风?即使在亲如孩子面前,咱们也不习惯表现恩爱甚至刻意压抑;过时了?我不知道耶。是的,怎会这样呢?居然一次都没有在孩子视线里牵手。

孩子幼小,双手都用来抱他们,大一点就牵他们的手,深怕他们走失了,到了可以放手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了由着自己的手空落落的晃着,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呀。直到她问。

你们呢?


17 May, 2012

俺非婆辈

既然业也立了,屋子有了,车子也有了,闲时也偷空出国旅游,你是不是满意了?
谁知道?
老人家说他们知道你心里不满意的,要不然你不会从早到晚,一星期七天都将自己贡献给工作,即使可以提早下班你也不愿意,回家干什么呢?空落落的,也没有人做羹汤等你回来,也没有多余的生物在家里,回家像回到酒店,歇脚而已。

他们一口咬定你需要一个伴侣。
当你的发线逐步后退,退到令他们忧心的角落,他们就千方百计,明的暗的提供你许多江湖的经验,东家那个博士生不错的;西家那个经理人美性情好;你就试试看也不会吃亏的嘛,至少打个照面露排牙齿也不为难,是吧?又不是要你一眼定生死,但总要见个面,说两句,交换一下什么面子书。

你了解跟他们耗上了是自讨苦吃,于是来个充耳不闻,不回应不首肯不拒绝,生儿定知儿心肝,难道看不出来你不高兴他们的多事吗?好哇,老的不行,居然就要亲兄弟来劝,同辈的怎么说也比较合拍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总之要他“不排斥认识人”。真是想笑却笑不出来,怎么天下有如此美差事?

又烧到我这边来?
我不做媒婆。
我不沾这浑水。
我谁也不愿帮。
你自己的幸福,你自己想去,你自己找去。






16 May, 2012

转台

中文电台偶播英语歌曲,有听众受不了而抗议,说你们到底是中文台还是英文台啊?
当值的播音员不慌不忙回说:
音乐无国界,我们播英文歌曲可以让听众接触到不同的音乐。

非叩硬节目,听众即使有意见也恕不招待。
假如真要说音乐无国界,那任何语言的歌曲都该穿插一下,有时印度歌曲,有时藏族歌曲,有时方言歌曲,那才符合无国界的说法。偏偏,这样的回应听起来乏力得很,因为大家心里知道,方言歌曲是不准播的,大家都了解他们崇洋崇到骨子里去了,即使主持的是中文台,只要遇到可以秀英文的时候,他们可是见缝插针的从没放过,比如有只讲英语的听众打电话来,比如碰到一些专有名词,怕听众不明白所以要自动翻译成英语,比如领奖时完全用英语讲,虽然人家都听懂中文,或者觉得英语词汇比较能表达主持人的双语水平,证明自己虽然在中文台打工,英语可不比英文台的差。


是因为主持中文台觉得矮人一截吗?是由于认为纯粹播放中文歌曲没有水准吗?奇怪,难道不是该将全副心思放在怎么提升自己所主持的节目,要娱乐就充满娱乐性,要资讯就要丰富它,要播放好歌曲,就用心挑选好歌曲,真的要穿插英文歌曲就大方承认,此节目穿插英文歌曲,听众明白的。

有些事,还真无可奈何。
不爱听就转台。
干脆转到英文台,纯粹得很。或转到古典音乐台,因为他们不会说音乐无国界这种话而穿插周杰伦。

15 May, 2012

不能吃的水饺包

热到快脱皮的天气,实在提不起兴致,连胃口都欠缺,又不想吃冰冷的雪糕,反差太大,牙齿老了受不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以毒功毒,到户外吃麻辣火锅?

连针线都没法静心捏好抓牢,这几个水饺包,是上个月的旧品,不能吃但可以包容的馅料蛮多:


水饺水饺,我不爱吃,还好能装许多小玩意


这个新月包我带出街时,有人问:你什么时候买了个新的bag?
“我自己做的。”沾沾自喜。
由于是自己做的,总觉得外人看来很好,或不怎么样都好,隐藏针线之间的扎痛,比划剪裁的取舍,偷空排开其他杂事的挣扎,只能孤独完成的自在和寂寞,布料的合作与排斥,投入训练的耐心与摸索......只合自己懂。

随意下评语很容易,武断的喜好也很容易,不屑一顾的睥睨也很简单,真心赞叹也正常,但是这些都稀松平常,我拥着我的新月包装着我的喜悲,随处逛去,也没碍着谁。

12 May, 2012

自作多情

昨天下午,到学校去看她的表演。英语诗歌朗诵以戏剧方式演出,是课程之一,所有二年级生轮班出场,站在学校礼堂舞台上,表演给父母亲看。
对于这样的表演,换作当年的我们早就忐忑不安,但是她不会,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平时也不见她演习或紧张什么的,就好像上一场体育课那样,上台而已,朗诵诗歌而已,摆几个指定动作吧了,没事。
前一晚,问她:你要妈妈和弟弟去看你表演吗?
要!(那就行了)

上台,每个人机会平等
开口,每个人都要做到


为了支持孩子,要下跪才行
可怜父母亲
会不会到头来只是
自作多情
而自古多情空余恨

10 May, 2012

热留言

在陌生人的地盘留言是不简单的事。
首先,陌生人并不认识你,他写他的,开放一小块田给你留言;你读了有共鸣或有反感,想说点话,于是按键盘了。
就是那么简单咯。

可,陌生人在明,你在暗。
虽然你跟了他的文字很多年,天天报到,却始终沉默。他并不知道的。也不要紧,你只要读和看,就够了,他知不知道有什么打紧?
直到有天,真的觉得心里有话,不吐不快,于是有点挣扎了。因为,过去的经验使你犹豫,在别人的地盘留言,别人不知欢不欢迎,因为他没有回复/回应你的“好不容易”的留言,自此,还要不要留言呀?人家并不认识我,也许说的也不知让人怎么回应,算了吧,当个沉默的大多数读者就好了。

当然,偶尔并不气馁的。不回应就不回应,只要一天留言板开放就有权利去说话,除非被挡啦。当然,更多时候,写的人总会欢迎各家留言,这很容易从他回应的文字读出来,哪些人在敷衍,哪些人真心欢迎,一读就明的。

留言是交流的平台。
有时平台上空落落,有时热闹非常,有时众生喧哗,有时尽是老友寒暄。留言台像大家以文字代对面相见呀。

对于陌生人,我总不习惯先主动开口的。
天天碰面了,慢慢就点头微笑。
再久一点,等别人先开口了自己才开口。

啊,原谅我的慢热。
也感谢所有的留言,我知道这些都好不容易。



09 May, 2012

戒掉城瘾

原来已经非常习惯住在城市。
你说拥挤,商店和住宅和草地都挤在一处,我说方便啊走路就能抵达,不用浪费生命在车龙里。
你说城市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动,我说不要紧我保有隐私和清静。
你说钢骨水泥,百货大楼,高楼大厦,遮盖蓝天;我说给我一幅辽阔的稻田或森林不见得我能乐在其中,当作度假也许不错。
你说城市发展已蓬勃,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我有点没话说了。
我喜欢拥挤,靠近的建筑物。
我喜欢拥挤但保有距离的人群。
我喜欢嘈杂的城市。
我喜欢活力充沛的城市。
我喜欢城市快速的步伐。
我喜欢城市里许多自动贩卖机。
我喜欢城市里刻意的绿肺。
我喜欢城市里聚集的力量和冲击。
我也喜欢小镇风情,悠悠闲闲,仿佛打很长的盹,会更适合偶尔的度假和放空。
可我已经上了城市的瘾,你有办法让我戒了吗?

04 May, 2012

一年一次,骗谁?

一听说"我只是一年电一次头发" ,年轻的节目主持小姐咯咯大笑,不可思议,难以相信,居然有“这样省”的安娣,每年就是农历新年前夕才上一次理发院,“理发院”要赚她的钱还真难啊,说得安娣不好意思了。隔着电话,全国直播,安娣姓啥名谁我不知道,安娣就是一个群体的代表,电话断了,思绪方始。

年轻的小姐每个星期上一次理发院不稀奇,高兴不高兴都光顾,替自己扮美美,天经地义。安娣和老人也喜欢有事无事上理发院的,像男人上咖啡店一样,她们在理发院里享受“顶级”服务,吹吹冷气,最重要是有人说说话,电一个头,一小时可以说三卡车的闲话了,呆在家谁肯干坐那里听/陪她们说些话?理发院美眉手艺不一定最好,但是嘴巴最甜,不止你得乖乖坐着任她们摆布,也能让你说出将钱财存在哪家银行,总之你家人不懂的,问问她们吧。

所以,谁不爱上理发院呀?
谁一年才光顾那么一次?太说不过去了吧?

安娣不好意思说的是她觉得花钱享受扮美是奢侈,是罪恶,是过不了自己那关的消费。她知道,说了也没人会相信她的,于是嗫嚅着挂断了电话,切开了她与她的两个消费观,两个世界。她知道,自己仍旧活在过去的年代,自己一人在家日忙夜忙,直到农历新年前夕,才有一个相熟的“嘎头毛喳某”踩单车,提着电头发的家伙,上门来理头发。上门哦,上门的服务呢,那时候,也是一样,幽静下午,闲话家常,在自家的庭院专心的给理个发,正重而简单,怀着对新年的种种期盼......

那种自在和恬淡的适意,又岂是一时说得清。

03 May, 2012

要“旅行”了

以前,她准备去女儿家小住时像要远行似的,早几天就开始打开衣柜,取出最好的套服,比划着,第一天我要穿这件银灰碎花,这是晚上穿的睡衣,第二天要穿那套女儿新年时给我请人量身定做的,第三天就这件,不好,那套吧。

许多时间给消磨掉,带着愉悦,小小的兴奋,微微的不安,不过是从儿子家乘车十分钟去女儿家,就有旅行的小快乐。旁人都不明白,这,有那么紧张吗?收拾换洗衣物要花几天?现在人出门远行前一日才收拾不迟。旁人都不了解,暗里笑她瞎忙,由她去吧。

旁人哪里知道,对日日夜夜难得出门的她来说,走出家门跟寻常人飞出国门一样大件事,是她平淡生活里的大涟漪,心里充斥着的就是“去女儿家走走”这回事。旁人哪里知道,这件事对她来说,除了“换个环境”之外,也意味着,有人想起了她这个老太婆,有心的女儿请她出门逛逛,有心的儿子媳妇关心起她收拾衣物的情形,有心的女婿将要亲自开车来接她去小住。

突然之间,大家都想到了她。
她不单只是家里一件古董家具。
这短暂的一刻,难道不该有期待?不能有收拾行李的旅行错觉吗?
她继续想着还有该带的牙刷梳子雪花膏......